他不是一颗星,却能让周围感到光亮;他不是一颗螺丝,却能让地名普查办的同事们紧密团结在一起。乍一看,他敏事慎言,恬静淡泊,但他率领着团队经过近一年攻坚克难,全区地名普查工作在省内昂首进入前列,地名普查成果顺利地通过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省级验收。
让我们走近他和他的团队一探究竟。
一是争取领导,组建本土专家班子,挑识途负重之马。
要想如期完成伍家岗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艰巨任务,组建一个干练的本土专家班子是至关重要的。为此,他明确规定了人选条件: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,熟悉区情有文字功底,身体健康无后顾之忧。就此思路他积极请示区地名普查分管领导,并很快就得领导的肯定和支持。按此标准在本区范围内挑出了3位退休老师,3位街道社区在职人员,1位退休机关干部和1位军队转业干部。实践证明这是一个团结、务实、干练、有高度责任感的团队。
二是培训队伍,打造精锐普查班子,奠砥砺前行之基。
地名普查工作可分三个层次,即社区(村)、街乡、区。这三个层面上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,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此次任务完成的成败和优劣。为此,在领导大力支持下,他有计划地开展由上而下的队伍培训工作。为避免“以其昏昏、使人昭昭”,首先要培训的是区地名普查小组的专家组成员。学习过程是理论结合实际。首先要求每人钻研省市编发的资料,吃透精神,熟记要点;然后针对疑难点集中讨论,理清思路。在理论的指导下,重点查阅省试点单位所填写的地名登记表,领会表中每一栏的填写内容,尤其是四大项的填写要点及细节。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本区实际,撰写下发《伍家岗区地名通名解释》、《地名登记表填写模版》、《伍家岗区地名文化挖掘浅析》、《伍家岗区地名沿革时间节点简介》等。 在此基础上,集中培训街、乡负责地名普查的领导、地名专家、社区(村)网格员。先后举办相关大型培训会议5次,接受培训人员近600人次。培训既务虚又务实,务实固然重要,务虚必不可少。尤其是社区网格员,他们工作头绪多,任务重,时间紧,凡事得亲力亲为,提高其对地名普查的重大意义的认识至关重要,他们是填写地名登记表的第一责任人,态度必须端正,作风必须严谨。他们的工作,是最基层的,最重要的。不然,伍家岗区的地名普查工作就要输在起跑线上。培训方法是讲解和质疑相结合。 更重要的培训工作是在填写登记表、在地名文化挖掘的实践中进行,理论联系实际做中学、学中做。在以街乡为单位集中社区(村))网格员填写地名登记表时,区地名普查专家组成员分赴各处督办指导,释疑解惑。在业务培训和普查实践中发现一批先进人物,如何苗、朱双祥、严凤林、周功杰等。通过树立典型,以点带面,层层推进,既培养了队伍,又扩大了声势。
三是尊重团队,集思广益共谋良策,收事半功倍之效。
伍家岗区地名普查工作较省试点单位起步要晚,如何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跟上试点单位前进的步伐,这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地名普查专家组成员面前。他与团队合作,经充分酝酿,紧扣“填写地名普查登记表”和“挖掘地名文化”这二大重点工作,使区地名普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。 工作重点之一:集中力量填写地名登记表。 这一工作分三步走。
第一步,集中社区(村)网格员、普查员到街、乡填表。在前期收集的“地名登记表”初稿基础上,网格员、普查员们利用5--7天完成“地名登记表”二稿填写。真正做到时间、地点、人力三集中,排除杂念,专心致志,全力以赴。工作全程由街、乡地名专家主持,区地名普查专家组成员指导,为了确保填表质量,每个社区(村)的登记表必须经专家检查认可,才能过关放行。
第二步,集中街、乡专家到区“地名普查办”办公,完成地名登记表的三稿修订。在这个过程中,谢老师在领导支持下,协调各方人员、工作场地、办公设施、生活安排等,方方面面事无巨细。使工作沿着预定轨道高效运行。
第三步,进行地名登记表的四稿修改。这个阶段他创造性的采用了自改——互改——自改的循环作业法,在街、乡专家各自修改本单位的登记表基础上,再相互交换修改登记表,修改过程中相互磋商。最后交换修改过的登记表仍回归各街、乡专家,修改酌定。 这三个阶段,区专家组成员自始至终参与其中,对填表质量做到高标准、严要求。 工作重点之二:灵活机动挖掘地名文化。 区地名专家平时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个别走访“五老”,灯下座谈。挤出时间集中1个月深入社区、村组,召集“五老”座谈会,边收集,边甄别,边考证。
四是上下同心,众志成城戮力奋战,结地普丰硕之果。
他深知,出色完成伍家岗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任务,一定要举全区之力,广泛动员,形成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良好氛围。他和区专家组成员一道,积极主动协助区地名普查办公室在宣传群众动员群众、发挥区地名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用、争取街、乡、社区大力配合、专家、外业通力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。
辛勤耕耘,终于收获了丰收的喜悦。
收集有价值的地名类文献资料130余份,培训地名普查工作人员590余人,编写地名调查目录2488条,实际调查和审核入库1753条,采编属性信息250多万字,修测工作图和矢量图12幅,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15条,地名命名更名52条,设置地名标志138块,对2条地名专用字和地名专读音进行了审定,整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60条。
2017年6月5日,在由湖北省民政厅组织的地名普查验收中,伍家岗区以98.5分顺利通过省检。
目前,他又接受了区里委以的重任,率领着团队以饱满的热情转战地名普查成果转化阶段。真是宝刀不老,星光依旧!